top of page

About 海老屋

建築,應該是一種生活的容器

牛角灣
——連雲朵也要側耳

 

千百億漂浮著前世的前世
注定要相遇的港灣 
是我的家

 

在這裡
赤潮來過了
藍色的腳印鏤空了沙灘

詩人、畫家來過了
合著人影風聲仰天大笑

鏡頭來過了
一縷青煙 打包了這幅好油畫

雁群來過了
踢翻了雲上二四行淡墨 亂了
振臂齊飛人字形

呵!
我忘了拉下整山的笑意
讓雲朵也來附耳。

209 馬祖南竿鄉復興村114號

這裡的大海被山包圍,這裡的空氣混雜著海味,海老屋獨立在牛角的彎點上。

如果妳願意,任意打開窗口,即可與海對話、與山為伴

如果,如果妳願意,在大廳談天說地,海潮將會準時為你報時

如果,如果你還願意,從庭院望去,循臺階級級升高的民居,只需一條

      細長的木樁,便能將時尚慢活輕輕栓在你的心上。

 

時序進入四、五月悶濕不朗的雨季,叮叮咚咚落在海面上,油菜痲子自顧的招搖,偶有公雞啼叫,鳥兒繞道前來,連浪花也湊合拍擊岸上,這片獨有靜和,彷彿大地都配合了我們呼吸的起伏。時序進入六、七月,藍眼淚不經易來了,頓時海邊藍色精靈跳著、鬧著,連牆頭上紫色蘭花草,也趕赴宴盛湊起了熱鬧

海老屋在牛角的彎點上,亮起四方燈,襯著白晰的浪花,臉櫻紅。

 

車子從機場路過酒廠轉入秘境,紅色大門的廟宇牛峰鏡將以35度C熱情擁抱,一條路徜開臂膀,直直走,路旁轟立質樸的石頭牆,循階而上的海老屋以90度c熱情迎著旅者。

 

 

海老屋是典型的濱海建築

有「五脊四落水」、「大木結構」、「造石砌牆」、「石頭壓瓦」等濱海建築的元素。特別的是,它是三層樓石頭屋,是主人與父母間之間,從落地、生根、成長、茁壯,是一種飽含喜悅流變的美麗故事,在時空中仍然緩緩前行


這是具有備戰及欺敵功能的私人避難所
 
於民國44-45年建造,由軍方協助設計,民間師傅自行搭建,倚海傍山的房子地下隱藏著防空通道,由地面挖下一丈五尺,覆蓋樓地面,可承載炮擊威力200-300磅的抗壓力,同時作為逃生彎道,擁有防生化戰技及欺敵功能,以當時泥作師傅一日工資80元(小工40元)為計,不含親戚叔伯們無償的協助,耗費數萬元施工費,足見工程之浩大。
 
也是自居五十年的溫暖宅第
 
「小時後,這偌大房子,總是好多人,叔叔、伯伯、表哥、表舅、姨丈…他們或在削皮、削竹、攬繩;或在煮蝦、補網…,一樓擺滿漁具、地下一樓有滿屋的蝦皮。風華正茂、有說有笑的他們,總是認真的工作。」

這些場景不復,我們相信,房子有形也有心,仍然能夠另外一種生活的形式被延續下去。


建築,應該是一種生活的容器

置身在空間之中,學會詮釋情感,指引住在其中的人如何過著生活。

 

 

Call Us 

0836-22782
bottom of page